面对这样的状况,制度的执行力度是问题的重中之重。
哈药号称做良心人,制精品药,追求人类健康,可没有严格监管和处罚力度的跟进,企业良心早就变成赚得盆满盂溢的真金白银了。环保部门除了受理举报、查清事实之后依法处罚外,对哈药这样的名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与相关部门联手,在信贷、上市、保险以及外贸等环节上及时亮剑。

然而,不仅仅是哈药一家,作为成品药物的前提部分,原料药目前已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最重要的一块。而一旦引发重大污染事件,几乎全部由政府与社会埋单。一家年销售额上百亿元的制药业巨头,宁愿一年花5亿元巨资投做广告,却迟迟不根除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环保问题。基于环保和成本压缩的考虑,不少发达国家将其原料药生产向印度和中国转移。(6月9日《北京日报》)早在2005年5月《黑龙江日报》的报道中,就称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的气味污染一直是其周边群众关注的热点,环保部门每年接到的投诉很多,也是人大、政协提案重点问题。
哈药之所以舍得在广告上下血本,因为烧钱营销的直接好处远远大于治污带来的实惠。一是该用的执法手段使不上力,甚至根本就没有用。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
他说,这次的天气灾害是以异常干旱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在之前已经有所显现。曾参与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的湖北省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介绍,本次干旱再次说明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介绍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适应气候变化,变弊为利,减少损失。旱情监测体系处于起步阶段,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严重滞后。
适应气候变化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建立更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陈正洪说,具体到这次旱情,对于长江中下游居民而言,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增强节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

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层次都是系统工程,适应是当务之急,这需要各个部门加强联动,从长远着手,加强应急,排查薄弱环节,构建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和当前基层实际的高效的应急机制,并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应急队伍。农民在一个快见底的湖里挑水,拿着瓢,一瓢水一瓢水地浇地。陈正洪说,过去湖北春节气象预报有个专用名称叫春季连阴雨,现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长江中下游春季绵绵细雨现象也渐渐减少,反倒是秋冬连旱冬春连旱这样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民政部救灾司的消息称,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长江中下游五省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423.6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
研究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此外,专家们还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出台强制性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措施,如中国气象局已出台《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而在岗地,10米深的压把井已经打不出水来,只能靠消防车送水来满足人畜饮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她说,与此同时,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西北气流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正日益加大,极端严重的洪灾、冰雪灾害及干旱事件有增加的趋势。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偏少。
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旱将中国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上了尴尬境地,曾经烟波浩渺的两大淡水湖中心区成了草原,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有关气象专家表示,导致大旱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这次大旱再次表明:气候危机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民众的生活。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认为,本次旱情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防灾减灾体系不够完善,水利设施严重落后。以湖北为例,历史资料表明,虽然近几十年降水总量几乎没有变化,但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的区域分布出现了明显变化,也就是说降水呈现出了时间短、强度大、小区域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无降水日数明显增长,降水往往以极端的暴雨形式出现。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这场异常干旱,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发生了显著改变。从延缓变化而言,则是要从根本上建立起延缓气候变化的体制与机制。报告预测说,中国长江流域未来50年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至2摄氏度,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将呈进一步增加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湖北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水田几乎都没有栽上秧苗,旱地刚种植下去的棉花也是奄奄一息,冒出来的苗还不到往年的一半高。防汛抗旱技术水平偏低,抗旱工作基础研究滞后,抗旱手段相对落后等等。
今年冷空气南下频繁,也压制了暖湿气流北上,一直都难以形成持续性的降水。从适应变化而言,需要各地地建立高效专业的应急机制,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另一方面需要延缓气候变化此外,据核实,位于海珠区工业大道的广州电池厂,大部分生产工序已搬迁,排放的污染物仅为生活废水并接入市政公共排水管网。
目前,海珠区对涉铅企业的核查结果显示,未发现有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电池回收企业。广州电池厂、原广州建航电池实业有限公司也早已停产。针对排查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花都区环保局已进行调查取证,并将依法进行立案查处或责令限期整改。针对枯水期部分河涌地表水因气候、水期等原因出现铅偏高的情况,5月24日,海珠区环保局对马涌、鸭墩涌、赤岗涌、黄埔涌、石榴岗河进行采样监测,结果显示铅等污染物含量均达到规定的标准。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市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展开铅蓄电池行业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花都区6家蓄电池企业两家已停产花都区环保局联合广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区内6家蓄电池企业现场检查发现,6家企业正常生产4家,停产2家,企业环保报建审批及竣工验收手续齐全,企业排污情况的定期监测显示废水、废气监测结果达标,但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排污口设置不规范等。
浙江台州百余村民血铅超标、广东河源紫金45村民血铅超标几单血铅事件敲响了环保警钟。海珠未发现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昨日,根据海珠区环保局发布的情况,该局先后开展铅蓄企业环保专项执法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96人次,经过对全区涉铅企业逐一严密核查,未发现辖区有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电池回收企业。
另外,根据该区第一、二季度对辖内重金属企业排污状况的监测结果,区辖重点工业企业均达标排放。原广州建航电池实业有限公司2008年停产后,场地已改为仓储场地没有重新生产
2011年,山西11市烧结机总面积的60%要完成烟气脱硫建设,2012年,全省钢铁行业所有运行烧结机烟气全部实现脱硫,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8Kg。与此同时,山西将加快钢铁行业烧结机淘汰进程,坚决淘汰30平米以下烧结机和环型烧结机,2013年底前,全省淘汰钢铁企业90平米以下的烧结机。十一五山西省超额完成了工业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工业减排空间变窄,完成国家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的任务更加艰巨。山西省环保厅表示,将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对现有钢铁企业进行烧结机脱硫技术改造的,省市县要优先安排节能减排、环保专项资金支持。
山西省环保厅表示,钢铁企业必须同步配套建设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目前,75台烧结机中仅有5台完成了烧结工序烟气脱硫设施建设。
据山西省环保厅估算,山西省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0万吨,存在很大减排空间,积极开展钢铁行业烧结工序烟气脱硫工作对山西省污染减排工作意义重大。山西是钢铁大省,全省共有30平米以上烧结机75台,烧结面积7469平米,钢铁行业烧结工序排放二氧化硫占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70-90%,是影响山西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山西将鼓励采用多种方式融资建设烧结烟气脱硫工程,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烧结烟气脱硫领域,何用BOO、BOT等方式建设、运行脱硫工程。山西省环保厅5月31日发布消息称,2012年,山西省钢铁行业所有运行烧结机烟气全部实现脱硫。